張平透露,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劃,如果順利的話,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臺。他同時介紹,編制規劃的目的是引導中國的城鎮化能夠有序、健康地發展,一方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,另一方面擴大內需。
張平介紹,中國的城鎮化在過去30年間有了很大進展,到2012年按照常住人口來計算,城鎮化水平達到了52.6%左右。教育、衛生、文化各個方面基本公共服務在城市也有了很大的發展,中國的城鎮化正快速發展。
但他同時表示,中國城鎮化的進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,包括二元結構導致戶籍和常住人口之間的差別;城市的布局與規模不盡合理;大城市繼續在膨脹,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滯后。
提到對中國城鎮化發展的展望,張平認為城鎮化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們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,包括城市本身的建設,也包括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以后的消費會成倍地增長。
張平說,要搞好城鎮化發展,首先是要搞好城市布局。大中小城市都要有一個合理的結構,要適當地控制特大城市、大城市的發展規模,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。二是要加強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,提高城市的承載能力。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,但是從城市的發展以及人民的需要來看,還是有差距的。三是在城市群的布局上要和資源、環境能夠相適應。四是我們現在已經轉移的農村人口要逐步讓他們能夠融入城市生活,尤其是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,要逐步地提高他們能夠享受到的服務水平。
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日向全國人大提交的計劃報告顯示,2013年,中國城鎮化率預期達到53.37%。過去五年,中國轉移農村人口8463萬人,城鎮化率由45.9%提高到52.6%,城鄉結構由此發生了歷史性變化。(來源:同花順)